产业导向

一、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上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滨州形成了高端铝、高端化工、高效生态纺织、粮食加工和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0亿元,成为滨州经济的“四梁八柱”。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大力推动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动能转换。

在高端铝产业方面。滨州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打造山东铝业品牌”和“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的主要承接地。4月28日滨州举办了首届世界高端铝业峰会,确定了打造“世界铝谷”的发展目标。目前域内氧化铝产能1600万吨、电解铝646万吨、铝材加工720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9%、16%和13%。以魏桥集团为龙头,全市规模以上涉铝企业73家,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300亿元,初步建成了“热电—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深加工制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这条产业链上有最稳定的资源供应,最完整的产业链条,最容易找到合作的对接点。为加快铝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制定了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轻质高强合金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将充分发挥铝水铝材综合优势,加快推进铝产业向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海洋工程、高端电子产品等铝材深加工方向发展。同时,按照现代产业体系的配置要求,积极建设“铝业云平台”和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大力发展与铝产业相配套的金融、物流、环保等行业,全力打造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世界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滨州!

高端化工产业方面。滨州具备化工产业高端发展的良好基础,山东省《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 年)》确定:“鲁北环渤海湾地区作为山东石化产业基础最为雄厚、基础设施配套最为完善的地区,具备建设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支撑条件”。滨州域内石油总储量6亿吨,年进口国际原油967万吨,油气经滨州港直接管道上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2160万吨,原盐加工能力55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盐化工基地。域内7个专业化工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数量列山东省前两位,拥有京博集团、滨化集团、鲁北集团、鑫岳化工、中海沥青等多家化工行业百强企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当前,滨州临港高端石化产业园、鲁北高端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列入全省高端石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我们将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围绕打造2000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加快推进轻烃一体化等重点项目,积极构建海洋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力打造世界级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高效生态纺织产业方面。滨州素有“中国棉纺织之都”的美誉,先后被中纺联授予“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全国超千亿产值纺织产业集群地区” “纺织行业创新示范集群” “共建世界级家用纺织产业集群先行区”等称号。目前年加工原棉150万吨、布30亿米、服装2000万件、产业纺织品50万吨。拥有魏桥集团、华纺股份、亚光毛巾、愉悦家纺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纺织企业。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打造1500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以推动纺织行业终端化、高端化、绿色化和品牌国际化为主攻方向,突出生态创意设计、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积极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试点示范,加大与国际一流品牌的合作力度,全力打造国家生态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高效生态纺织产业基地。

粮食加工产业方面。滨州是首个“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是国家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2018年全市粮食加工转化量 1583 万吨,粮食加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26亿元,均列山东省第一位。培育了以西王集团、三星集团、香驰控股、渤海实业为代表的一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在全国粮油行业前10强中占据4席。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以及国家玉米、大豆、小麦三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先后落户滨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打造1500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以玉米、大豆、小麦深加工产业为重点,以芝麻、红曲等多个特色产业为新的增长点,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产业,积极引进开发功能性食品、医学食品和新材料等粮食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国家级粮食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畜牧水产产业方面。滨州畜牧和水产资源丰富,是农业部、省政府命名的全国、全省牛羊优势产业区,建有国家级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 34个、省级 116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2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4个。我市阳信县是全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肉牛养殖、加工第一“牛县”。滨州海岸线长126公里,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32万亩,建有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9处,是全省最大的对虾苗种繁育基地。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打造150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现代优质畜牧业和绿色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发展目标,重点打造现代肉牛产业集群和京津冀优质牛羊肉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基地。依托“国家贝类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打造虾、贝、虫、藻高效生态示范区。

二、大力推动新兴产业上规模

在做大做强五大传统产业的同时,我们着眼未来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我市在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软管装备等领域,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今后,我们将以通用航空装备、机器人、轻量化装备为重点,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园区、表面工程成套装备园区、通用航空园区等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建立完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联合,全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我市信息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京东集团黄河三角洲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京东云国际电商城、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相继落户投产,已建成全省首家工业大数据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云超市”服务模式。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打造环渤海大数据产业高地、全国半导体器件产业聚集区、全国北方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和全国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以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为目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推进全产业链智慧生产和智能制造,努力构建万物相连、融合创新、智能引领、安全有效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市把能源产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我市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打造高端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级生物质能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太阳能综合利用及轻量化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市将利用在高性能合金、特种钢材、化工新材料、石墨烯等领域的优势,以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功能纤维、碳材料、3D打印材料等前沿领域为重点,建设国家级新材料生产基地。

医养健康产业方面。我市在医养健康产业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预计2030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0%。今后我市将按照建设健康滨州、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市的目标,发挥“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特色优势,聚焦生物医药、智慧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培育壮大“健康+互联网”等新业态,重点发展高端医疗、特色专科、中医保健、康复疗养、医养结合等新兴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智慧健康城、现代生物制药、中农医药文化体验等大项目,打造健康医疗旅游产业链和足球特色体育产业链,尽快使医养健康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现代服务业方面。凭借资源支撑和区位优势,滨州市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古村镇大会,荣获“2018 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示范城市”称号。今后,我市将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积极打造黄河风情文化和孙子兵法文化两个特色资源旅游品牌,加快建设魏集古镇、西纸坊村、南山中河北海等一批旅游亮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建设国际电商城;满足五大千亿级产业“两头在外”发展的现实需求,不断完善港口、铁路、河道等物流设施,加快推进高铁片区建设,打造“港铁河海一体化”物流枢纽。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和会展经济、总部经济、科创中心,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股权众筹、私募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业态,形成新兴金融业态集聚区。